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2024-07-22 04:10 点击次数:97
连载·我的岁月情怀
(铀都篇16)
作者:吴景勤
16.难忘相山的读书生活
在读书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和开阔眼界,我好像从小就感受到了。后来到农村,特别是到了核工业261地质队就感受更深了。这无关乎你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里生存。因此我想,精神层面的世界,应该是一个相对公平的世界,它不会因为你在农村偏远山区、世俗地位的高低,而限制你去思考,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以及在读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记得在相山矿田野外地质队那段日子,虽然苦涩艰辛,但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光。记忆里最深刻的,是在二工区居隆庵的那几年。夏季的傍晚时分,吃过晚饭,我会搬一张自制的躺椅,坐在房头的一棵大橡树底下,开始边乘凉边读书,真是惬意。一到星期六,工区的同事们都回家到大队部度周末了,高山之巅的居隆庵,万籁俱寂,干打垒的宿舍里只有我孓然一身,正是读书的最佳时光。
每逢冬季,冰天雪地,赣东相山腹地千米高山之巅的居隆庵,那干打垒窄仄的蜗居却是我人间唯一的温暖。贫穷孤独不一定使人一无所有。我喜欢倚坐床头,把腿伸进凉凉的被窝,斟一杯热水,捧着一本白天刚借到手的久闻其名的书籍,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拉到另一个时代另一个世界去了。雪中,我静静地享受到文字的魅力,它赶走我的寂寞,我正用书隔出一间温暖的心房,与心灵交流,与时空沟通。另我感觉不到雪夜里袭人的寒气与空洞,有时还会意外得到一些打开现实困惑的思想的钥匙。这种和孤独单调枯燥搅在一起的甜蜜的过往,总叫我在此后漫漫人生中想起那一个个雪夜读书的温暖。
图片
有人说,阅读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围坐”渐渐变成“独坐”的时候,你也许已经能够在那书本知识的五彩斑斓里遨游了,或许可以“重塑”自我了。野外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条件艰难,我从枯燥中寻找充实,工作忘我,读书专注,向效率要时间,给时间以最大的浓度,给青春以最纯的结晶。
从事地质测绘工作后,我读书的轨迹开始有了纹路肌理。一类是测量专业书籍,尽管那个年代的书籍资源还不像后来那么丰富,但我深深迷恋其中。希望通过看书学习,解开地勘测绘实践中遇到的谜团疑云。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回到理论,我发表的多部专业论著和获奖的科研成果,无不得益于平时的阅读和积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奉调地质大队总工程师办公室。那里集中了一批以总工为领军人物的经验丰富的学者型的铀矿地质专家。他们大多是以读书为乐的老一辈知识分子。记得刚到总工办,老总们告诉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地质图书资料室的藏书丰富。我常常和老总们相聚在地质图书资料室,那是我感到最轻松快乐的时光。
那时大队经费并不宽裕,办公费用实行限额,唯独对购买地质图书资料网开一面,经费无限额,实报实销,大队对地质技术工作的重视程度,从中可见一斑。
每年春秋两季,公溪镇新华书店会如期给地质图书室寄来图书预订单,那几十页长长的预订单上都是科技出版社、地质出版社等全国各种科技类出版社出版的科技新书。图书室管理员老王,会在第一时间将订书单拿给我,要我帮助挑选新书。近水楼台先得月,测绘出版社最新出版发行的测绘科技图书我几乎都打钩,照单全选。以至于那些年中国测绘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大队资料室几乎一本不拉,全都订购收藏。
有一次,我到南昌省测绘局办事,得知测绘局赵总急需查找一本光电测距图书,在南昌多家图书馆都未检索到。我回队后,竟然在大队地质资料室帮他找到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大队地质资料图书室,是我每天必去光顾打卡的地方,因为那里拥有当年对于我来说足够丰润的专业书籍。它不仅是让我一心向往的蕴藏知识的富矿,更是令我潜心憧憬的专业知识高地。我无数次在那里查阅专业资料以至流连忘返,获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营养,补充了弥足珍贵的专业知识之钙。我发表的专业论文著述,不少都是受益于在此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文献。
图片
那些年是我们大队科技人员心情最舒畅的时期,大家都有一种如沐春风的轻松愉悦感,令人怀念!专业技术人员最看重的是工作氛围。那时,大队十分重视科研,重视人才,既问科研更问人才,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热情,启迪了思想,催生了智慧。全队专业技术人员思想空前解放,科研热情空前高涨,迸发出澎湃激情与无穷力量。我切身感受到,那时在261大队培养形成的学习、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真正受用一辈子。
现如今,我早已是闲人了。赋闲却不安闲,退休生活不少时间是阅读。除了网阅,我还保持着阅读纸质书刊的习惯,这得益于在相山矿田261地质大队时养成的阅读习惯。阅读让我受益匪浅。阵阵墨香,浸润着记忆中太多青春美好的时光。我喜欢翻阅版面时来自纸张清脆悦耳的声响,更喜欢翻看刊载自己小文的喜悦。读书读报带来的这种感觉,就像隐藏在生命中某个角落的秘密,总给生命带来惊喜。而书本留给我的情感,除了这些秘密,更多是根植于生命青春在相山的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